《子弹上膛》剧组全体演职员,告慰傅平山烈士在天英灵
那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也是我做导演以来最凝重的日子。
早晨,雾色当中的山峦,我们肃立在一排新立起来的坟前。
虽然这坟墓,是我们的美术制作的,但是我们的心,却是沉痛的。
面对南方,我们在场的所有人摘下帽子。
军人,摘下军帽;地方职员,摘下棒球帽或者遮阳帽。
默哀。
十名参加演出的特种部队战士,身穿对越侦察大队时期的双色迷彩服,手持冲锋枪,对天扣动扳机。
枪声唤醒沉睡的山峦
枪声唤醒军人的血性
枪声,也唤醒我们变得麻木的神经
让我们的心,如同刀割一样痛
傅平山烈士,您永远不会被人遗忘!
傅平山烈士,在侦察作战当中,为掩护战友,孤身一人与优势敌军周旋,不幸牺牲。
牺牲以后,恼羞成怒的敌军割下他的人头,埋在自己的烈士陵园门口。
电视剧《子弹上膛》当中,侦察大队的战友们吊唁失去头颅的烈士......
傅平山烈士,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纪念您
请您安息,您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的
傅平山(1957—1987),中国人民解放军烈士,其生前是38集团军第114师司令部侦察科副营职参谋;天津市塘沽区人,1976年12月入伍,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排长、副连长、连长、曾四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部队嘉奖。
1986年9月,他随集团军侦察大队赴老山前线作战,12月27日,在执行侦察捕俘任务中,在遭越军包围危险关头,为掩护战友撤离,只身携带一支67式微声手枪和7发子弹身陷敌阵,与大批越军顽强周旋,苦斗六天五夜,1987年1月1日上午,他被越军包围,宁死不降,壮烈牺牲,时年30岁。
战后根据线报,中方得知烈士遗体被埋于越南苗王县城附近的一个墓地边上,侦查大队遂收买边民带回遗体,由于遗体高度腐烂,边民只能带回烈士的头骨,火化后葬于天津塘沽烈士陵园。
1987年9月5日,时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傅全有、政委万海峰签署命令,为烈士追记一等功。
烈士的女儿当时仅三岁,于燕萍二十二年来一直未再婚,多次婉拒上级对她的照顾安排,坚强地独自将女儿抚养成人、成才。于燕萍现任武警8640部队医院内二科副主任医师,大校警衔。2006年,她入选“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的候选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