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源起
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个夏天,张坚庭编导演的一部喜剧片在香港暑期档上映。
讲的是四川女公安郑裕玲和助手张坚庭奉命入港移交罪犯,却被其逃脱。便与香港警方派出的警长梁家辉合作追查逃犯,后被安排到梁家辉家中暂住。而梁父林蛟是原国民党军官,于是信仰不同、制度差异和文化隔阂,几个人开始互不相让针锋相对水火不容,不断产生争执摩擦。而初次到港、严肃且警惕性十足的郑张二人面对资本主义的花花世界更多次弄得晕头转相洋相百出。最后经过重重波折中港台联手大破方刚犯罪团伙任务顺利完成,郑和梁之间也产生了更深的情愫,但复杂的地缘政治还是让俩人不得不暂时分隔。
片中角色的指向性十分明显,表姐郑裕玲代表大陆、梁家辉代表香港,林蛟代表台湾,中国这奇特的三方势力被奇妙的安排在了一个屋檐下,戏剧张力十足,冲突性浓缩到极点。
解释一下片名先,“表姐”自然是指土公安郑裕玲大姐,“表某”是港片中香港对大陆人一种很奇怪的称呼,指表叔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等,其最初出处有些不可寻,但嘲笑“乡下穷亲戚”意味毫不掩饰。“你好嘢”是粤语中的常用语,字面是你非常好或好厉害的意思,但根据语境和语气不同,可以表达出称赞或讽刺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感叹,有普通话中“你够拽”或“算你狠”。可以翻译成《表姐你好厉害啊》,至于是称赞还是讽刺观众自有判定。香港电影片名中的俚语非常多,像什么“揸fit人”、“撞到正”、“ 锡晒你”、“ 百厌妹”等等,常常让非粤语区的观众摸不着头脑。但也造就了香港电影鲜明的地域特点。
1984年底,时任中国赵总理和英国铁娘子签署《中英联合声明》,从此十几年间1997成为港人最熟悉的数字最热门的话题。无数港片的无数桥段对这个数字和内地人进行各种调侃甚至还歪曲抵毁。漫长的分离加之内地很长时间的封闭政策,使得港岛和内地联系极少,互不了解,港人惶恐、猜疑、不安的情绪一度长期甚嚣尘上。特别是89年某次夏天聚会之后,两岸三地的抵触形势更是一度达到顶点。这种背景下,八、九十年代港片中大陆人基本都是以穷困愚昧、野蛮落后的形像出现,多为草根配角和反派角色。可以粗鄙的概括为“男盗女娼”,比较典型的是男人为退伍解放军入港成为持械行劫的“大圈仔”,女人为从乡下逃港成为明娼暗妓的红灯客。张坚庭的这部影片难得没有无脑延续这一恶俗印像。
他定位本片为“政治喜剧”。张坚庭的父亲常在内地,他便也经常去内地。当时虽然已经实行改革开放但发展仍然相对缓慢落后,他穿的花衬衫往往都成为内地群众围观的焦点,把他当成怪物一样。个人的经历和时代的大洪流中他切身感受到了内地和香港的巨大差距和不同,让他很震惊。彼时香港即将回归,中港关系已是坊间最劲话题,他也敏锐捕捉到这一社会情绪。 “1990年的香港就像个迷茫的青年”张坚庭在2023年香港电影资料馆的访谈中回忆,“我们既期待回归,又害怕改变。《表姐》就是在这样的焦虑中诞生的。香港人那时对内地的认知很割裂——既觉得落后,又敬畏其权威。我想用喜剧化解这种矛盾。”当年类似这种题材或包括这种元素的影片很多,同年周星驰大爆的《赌圣》也是这类题材的变种。
2、拍摄
《表》的政治表达直白纯粹,由于涉及中港台三地,意识形态分歧明显,回归题材敏感,即便在百无禁忌的香港也有人担心。嘉禾大佬何冠昌开镜前一天专门给他打电话问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提示他不要牵扯太敏感的话题。张一句话告诉他剧情是“鳄鱼先生,大乡里出城”。《鳄鱼先生》是86年澳大利亚电影,情节简单来说就是乡巴佬在纽约,后边那句是粤语歇后语就是乡巴佬进城的意思。就本片而言解释的很贴切。
本片并没有非常完整的剧本,这在那个年代的香港影坛很平常,王晶就干过头天晚上告诉美术道具大概是什么场景,第二天上午搭景演员化妆,他到现场边写边拍。张坚庭也是如此大致构思了一个框架,边写边拍边改,郑裕玲一人单挑林蛟团队互相斗酒的戏份就是有了点子后,临时加拍的。他很早就制作本片的考虑,最先想拍的是《表叔你好嘢》,准备找谷峰来演,打电话给他“有个故事你来演我从美国回来了和你聊一下”,谷峰满口称好。准备开拍了,张导又产生不想这部政治喜剧太过于“政治”的考量,想在当中加入一些爱情无素,以更轻松的方式表达矛盾。那谷老头就不太合适了,张坚庭想干脆换成女演员来演吧,表现更温柔一些,“郑九组”就出现在他头脑中,和郑沟通后她非常喜欢,这个角色完全颠覆了郑裕玲以前靓女形像,郑裕玲认为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九组非常重视做了充足准备,除了造型,动作对白都是她自已设计出来的,片中表姐大大咧咧憨憨忽忽的风格都是她自已的想出来的,试镜后让张坚庭非常满意。
拍摄时还有郑裕玲在香港查案,顺便寻找爱人并接触的戏份,但由于情节太正,也与剧情不太相干所以最后被张导删剪,被剪掉的这段可能再找不回来了,因为当年出品的嘉禾公司已经重组给了橙天娱乐。
片中明嘲冷讽的政治调侃无处不在也十分大胆,从两岸领导人到一国两制政策,从革命歌曲到97回归,从头到尾层出不穷,几乎无所禁忌什么敢拿来开玩笑。郑裕玲开始以较淡妆容出镜,后期有她画了浓妆艳抹装束的桥段,张坚庭就是暗喻她中了资本主义的毒。比较难得的是他并没有像其它一些港片似的一味无脑抹黑,虽然也充满了对刻板权威和贫穷落后的揶揄讽刺,但三观和立场相对比较客观。片中表姐郑裕玲有僵化、固执、疯癫的时候,更有真诚、善良、勇敢的一面,工作生活方式的不同使得表姐闹了不少笑话,但在和香港警方合作的过程中双方的隔阂逐淅变得互相理解和包融,大家毕竟同根同源血脉相通,慢慢相处融洽默契,并不断擦出火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最后的三地联手合作更是对现实中“中港台”能够最终实现大团圆的期待。张坚庭清晰表达出对两地前景的乐观预期,认为两岸三地是完全可以互相融洽共同团结在一起的。这必须要旗帜鲜明的给予肯。
张坚庭以低本高效著称,本片预算不高,剧组曾透露“能省就省”,除主角外用了很多艺员训练班的新人,拍摄周期一个月左右,据说仅用25天。尽管是以香港和内地冲突为主线,但受限于政治敏感和经费不足,不可能到内地拍摄,取景地为港岛本地。张导还肥水不流外人田,给表姐设计了一个男助手表弟形像,并亲自上阵出演,赚下这份演员的片酬。
虽然制作成本较低,但张导对质量的要求却未降低,精心设计了抽烟喝酒、短发西装、老式大公文包和一脸阶级斗争的“表姐”造型,留下了香江影坛又一经典形像。
3、亮点
上映前,院线经理却并不看好这部“政治喜剧”,只给少量排片,结果观众们笑到拍椅子效果爆棚,口碑发酵后才临时加场。影片1990年6月28日上映,一个多月劲收2047万,位列当年票房排行第七,相较于四、五百万的投资远超过预期成为捞金黑马。
本片成功不是偶然,全程高能无尿点,除了鲜明的政治标签外还集合了恶搞、枪战、咸湿等等所有当年港片的卖座元素。大家没有看错确实还有咸湿,话说“咸湿感”是港片黄金时期一个非常泛滥的特征。入住酒点后张导就打开了东瀛特产影带,骗郑裕玲说是革命烈士在作浴血斗争,很有亮点。情节也紧跟热点,开始就张坚庭在大巴上表演特异功能,反映的正是当时国内异常火爆的“气功热”,比赌圣搓牌还早一个月。
梁家辉在汽车站接表姐时提到的文锦渡,是指深圳河畔的文锦渡口岸,是中国最早开放和香港联系的客货运综合公路口岸,收一条界桥连接两地。1997驻港部队就是通过文锦渡进驻香港,一直由武警部队执勤,97之后改为职业警察。郑裕玲乘坐的大包上面写着粤港汽车运输联营有限公司,其成立于1980年,是内地与香港首家经两地政府批准设立的跨境道路运输企业。
在和梁家辉林蛟住到一块后,好戏正式上演,一会儿两岸歌曲大对唱,一会儿国共制服集体秀,你来我往针锋相对斗得不亦乐乎,好不容易在崔健《一无所有》的歌声中达成暂时共识。梁家辉说出了全片最劲的一句台词:你不要老是你台湾、她大陆、我香港行不行?我们全都是中国人!
剧中郑裕玲和梁家辉聊闲天说了句:回去后要是有个私家抽水马桶就好了。听到得人好不唏嘘感触颇深,当时花花世界一个人拉屎都要让内地人羡慕不已。还有郑裕玲问梁家辉每月工资有多少?梁家辉说:两三万港币吧——那是1990年的香港啊,试问现在(2025年)内地有多少人能达到这个标准呢?落后天生就被瞧不起,更别说那么大差距了。
本片票房大卖,成为经典IP。估算至少得到了 4—6倍的回报。成为当年以小博大的经典案例,直接催生了续集和跟风潮。都说人越老越爱钱,张坚庭1983年编导的成名作《表错七日情》同样火爆大卖,他当时青春年少故作清高没有为了赚钱而迅速拍摄续集。但从本片开始至到1994年,张导亡羊补牢知耻后勇又连续拍了三部《表姐》续集,并参与参演了一系列反映在港“老表”风格的电影,直到票房对折不再对折,可谓拍到死为止,彻底把能赚得钱捞干抹净了。这部电影在香港及海外市场大受欢迎,在内地却不能上映,电影频道也不会播放,但通过水货或盗版影带光碟还是被广大大陆适龄观众所熟知。
4、编导
张坚庭,无疑是本片的灵魂,又编又导还在片中出演了郑裕玲的助手表弟张坚庭于1956年12月28日(百度是1955年)广州市出生,,香港著名电影人和商人。3岁时随家人来港,毕业于香港浸会学院文学系。
上世纪八十年代被誉为港片黄金十年,“我抓了一个黄金期的一个机会,搭了一个顺风车。”张坚庭中学毕业后,面临两个选择:去夏威夷读中国现代史或者去当军官。张坚庭觉得两个都不是他喜欢的选择。小时候一部英国的惊悚电影《龙血惊魂》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他就觉得电影是他的一个理想,决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进入电影行业。其后于香港中文大学进修电影文凭校外课程。再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电影系深造。
不过,张坚庭却是从做兼职开始踏上了他的电影人生之路。当时读大学的张坚庭正为第二年的学费发愁,在朋友的介绍下到一个儿童节目做兼职主持人。1979年起参与编剧工作,展现写手天才,编导了港剧《过埠新娘》。1980年为于仁泰创作了首个电影剧本《救世者》;1981为许鞍华编剧《胡越的故事》获第一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导演《马骝过海》与陈友结识,但《马》片不叫好也不叫座,张便出埠先后去了英国和美国,边读书边玩,准备在海外长期居住。彼时中英就香港问题开始谈判,局势不些不明,加之邵氏方逸华早先就签了他写剧本,张坚庭便在一年多后回港。1984年以陈友的经历为灵感编导了《表错七日情》,以一百多万的投资博下近1500万票房,并再夺第三届金像奖最佳编剧,三年两得商业艺术双丰收声名大振。随后张坚庭和陈友成立了“二友电影制作公司”,创业作为张坚庭编导、陈友主演的《城市之光》,奠定了“二友”的基调:关注小市民、关注市井生活,推出了一大批类似轻松娱乐为主的电影。
张坚庭先后参与制作影片逾80部,多为喜剧惊悚类商业片,并身兼导演、编剧、监制和演员多职,成就出色。做导演名气最大的就是《表姐你好嘢》系列,全港风靡一时,海内外反响也十分热烈。96年《港督最后一个保镖》也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多个提名。至于做演员,张坚庭直言只是因为演员轻松而片酬又高,编剧导演从早忙到晚累死累活的钱又少。
90年代初张坚庭不止事业再创高峰,还在92年成了英皇集团主席杨受成的金刀附马,迎娶了杨大佬的女儿杨诺思,后育有一女二子相伴至今。90年代后期张坚庭经常活跃于各类型的媒体,并于1996年发展娱乐网站及饮食业包括越南菜馆及表哥茶餐厅,目前定居英国。张坚庭曾说,“电影题材往往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却是历史的一个注脚。”但他幸运地赶上了香港电影最辉煌的这一波浪潮,在香港电影历史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印记。
本片另一名编剧叫黄宏基,和张坚庭合作了大量作品,网上找了好久连张照片都没见到。
5、女角
郑裕玲,凭借“表姐”角色一举获得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是第一位凭喜剧获最佳女主角的人,成为她最为知名的形像之一,奠定其喜剧天后地位。
但当晚她并没有现场出席,由张坚庭代领了奖项。据说是正在拍戏档期冲突。多年后张坚庭亲口说出实情,当年最佳女主角5人获得提名,其中刘嘉玲凭借墨镜王的《阿飞正传》成最大热门,媒体都预测该奖是刘的囊中之物。郑裕玲心里也没底曾问张坚庭 “你认识那么多人,到底谁会得奖?”张坚庭老老实实回答不知道。喜剧片从来不如文艺片受金像奖待见,何况还是一个演喜剧的女演员,郑裕玲感觉自已没什么希望,根本不想去现场陪跑,就没有去。其实除了刘嘉玲在颁奖现场,其她提名女星都没有出席。当晚坐在刘嘉玲身边的林青霞是颁奖嘉宾,她和刘嘉玲说“如果我看到是你的名字,就对你使一个眼色,你就做好上台领奖的准备”,当林青霞拿到获将名单看到最后一个字是玲,便提醒台下的刘,正当刘嘉玲已经做好站在起来的准备了,另一位嘉宾周润发才看到完整名字念出了郑裕玲,刘嘉玲的脸色大变被电视台抓个正着。还引起港媒郑刘不和的八卦热炒,毕竟江湖传言郑裕玲拍《流氓大亨》时打过还是菜鸟的刘嘉玲一记耳光,让她滚回家把台词记牢再演戏。那届金像奖也够奇葩,除了再佳女配角刘玉翠,其余男主女主男配的得主都没到现场。颁奖嘉宾柯俊雄更口无遮拦拿司仪陈欣健大胆开涮“你国语还要学好一点,不然1997到了你就麻烦了”。
郑裕玲,是TVB历史上唯一一位跨界视后,1957年出生于香港,因小时候脸圆嘟嘟的又喜欢模仿墙上挂钟的嘟嘟声,便有了个小名叫DODO。郑裕玲从小梦想成为一名新闻记者,但她父母感情一直不合经常吵架,很小时父亲就基本离开了家庭,到她在TVB工作的时候终于离异。其实是妈妈独自抚养她和弟弟长大,生活和经济上都比较不愉快。18岁中学会考后她便弃学,原本想去报考无线训练班,因记错时间而错过了报名,于是报考了佳艺电视,顺利通过成为旗下女艺人。刚进入佳艺因长相一般没有什么演出机会,在幕后进行新闻报时和配音工作。后来遇到了贵人黄霑,1976年黄霑推荐她担任青年节目《这一代》的主持人,并出演第一部电视剧《急症室》。
陆续接拍了两部电视剧后,佳艺因经营不善宣布破产。1978年郑裕玲转入无线电视,先是与谭咏麟林子祥一同主持音乐类节目,其后出演由甘国亮编导的《孖生姊妹》。1979年受TVB重用在《过埠新娘》等剧集中开始担任女主角,年底TVB播出了重头戏《网中人》,郑裕玲凭借方希文一角迅速火遍全港,造就了与周润发经典荧屏情侣,由此开始,郑的演技获得观众认可,次年无线电视趁热打铁,让郑和周再度合作《亲情》、《鳄鱼潭》等,收视仍然居高不下,郑裕玲成为TVB一线花旦,当时坊间流传出了一句话:70年代看汪阿姐,80年代看DODO。其后几年,郑一面拍摄剧集一面做主持和配音工作,与汪明荃、沈殿霞等无线殿堂级艺员平分高下。
1987年,郑裕玲与无线电视合约到期,TVB为对抗亚洲电视金牌访谈节目《今夜不设防》,力邀郑以自由身份回来主持同类节目《星夜倾情》,郑裕玲凭借自已的能言善辩在访问成龙、梅艳芳等影坛大人物时,挖出了不少珍贵材料,让成龙直呼这档节目都可以写历史了。另一方面,已功成名就的郑裕玲希望转型开始大量接拍电影。其实,早在1983年她就主演第一部电影《花城》,并勇夺第三届金像奖最佳新人,由于颁给了已经26岁的郑裕玲,一时间舆论哗然纷纷质疑组委会,为何将新人奖颁给已出演多部经典电视剧的行业老人?对此组委会表示,即使在其它领域有了较大的成就,只要是初次进入电影圈都可以提名新人奖。当然这位新人的才华远非局限于此,其后几年,郑裕玲片约不断,当时就有了“郑九组”的雅号,扰说她某一天去了9个剧组拍戏,虽然是哪九部电影至今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但郑在电影圈的拼命程度却是有目共睹。、1988年《八星报喜》、《特警屠龙》等整10部主演的电影上映,也正是在这一年,郑裕玲以《月亮星星太阳》中的舞女一角,从另两位主演大明星钟楚红和张曼玉中突围,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此后三五年,每年几乎都有10部左右的电影上画。其中1990年是她在电影圈的第二个高峰,《表姐,你好嘢》系列四部曲大获成功,并有《飞鹰计划》、《赌霸》、《黄蜂尾后针》等经典港片问世。
在电影圈打拼近十年的郑裕玲因为主持节目的关系与无线电视仍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000年受无线力邀,与黄子华搭档出演了千禧年重磅打造的情景喜剧《男亲女爱》,这部电视剧播出后大受欢迎,收视率节节上升,大结局时,吸引了全港400万人观看,创下了最高50点的收视纪录。是无线开台以来,第一部有50点收视率的电视剧,至今仍未被超越。郑裕琉又凭借剧中毛小慧一角毫无争议得获得2000年《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视后大奖。成为了香港首个集影后、视后于一身的女演员。
人红是非多,郑裕玲坊间八卦很多,和周星驰不合无疑是流传最广的。据说当年星仔问她:自已会不会有机会和周润发一样红,郑九组瞟了小朋友一眼毫不客气:路人甲永远不会成为主角。近年九组曾否认说过,不过后来星仔变星爷,郑周从未合作过的经历好像印证了什么。郑裕玲爱钱又有钱却是众人皆知,她坚信“娱乐圈只认实力和片酬”,早在80年代初她就实现财富自由拥有超大豪宅了。无论跟谁合作都是亲兄弟明算账拍戏先谈钱,加戏先加价,再熟也别想压价,甚至传言当年连成龙李连杰都怕的某些涉黑组织也没欠过她的片酬。还有“从没花过男人的钱”,先后包养甘国亮、吕方数十年,只是最后都是风吹壳鸡蛋、人去财安乐。2003年,郑裕玲公开宣布停剧停婚,因为“主持费比演戏高”。将所有精力放在主持工作上,“赚钱不用太辛苦又可以见到现在很火的人”令荷包充裕的她很满意。
6、其它
梁家辉,饰演港警伍卫国。表演没得挑,堪称香港最会演戏的男演员,甚至去掉男字也成立。但本片中表姐风头太盛还是被掩在了光芒之下,在他的演出履历中属于一般作品。梁家辉经典电影经典形像不胜枚举,大家都比我熟悉,就不多说了。值得称道得是,80年代初由于在内地拍摄初女作《火烧园明圆》和《垂帘听政》,被台湾当局封杀了两年,梁家辉甚至到摆地摊维持生计,但也从来没有改变他的爱国初衷。
林蛟,是香港化石级的老演员。饰演的梁父是一个退役国军老兵形像,和郑裕玲的表姐立场完全对立,却有同样的固执严肃还有一些幼稚的孩子气。两人的几次“国共交锋”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实在精彩纷呈令人喷饭。“台湾表叔”完全不输表姐郑裕玲,由于表现也十分亮眼,又以本片中的形像接拍了续集,并出演了《老表你好嘢》、《表哥我来也》等同类型电影。林蛟1923年出生,最早是粤剧文武生演员。抗战期间毅然参军救国,确实在国民政府军131师做过营长。49年以后开始逐渐接拍电影,70年代后逐渐息影,出演的多数是配角,但成功塑造了许多鲜活的小角色。林蛟曾创办了玉龙戏剧学院,培养了包括邓光荣、狄龙、陈观泰、白彪等日后成为大腕的后辈新人。晚年林蛟在离婚、丧母、子女移民后,平日孤身一人生活,2009年10月30日因身体不适晕倒后去世。林蛟原名林达盛,做粤剧时曾用“林玉成”的艺名,据说洪金宝的爷爷洪仲豪帮他改名为“林蛟”。他有个外号叫“蚊叔”,因为坐船过海,售票员看他名字时少看了两点,说怎么有人叫“林蚊”那么奇怪?同去的邓碧云记在心中,随后传遍影视圈,就此林蛟就多了个外号“阿蚊”,随着年岁增大大家又改称他“蚊叔”。
周文健,是本片两名大反派之一,被表姐押港后逃脱。在片中属于大配角没什么发挥空间。周文健1960年12月25日出生于北京市,4岁到香港,9岁时随家人移居加拿大。1985年回港,入行前是健身教练,某日他在disco经朋友王敏德介绍偶遇了陈欣健。陈询问他是否有考虑制作电影的意愿,周文健便第二天到嘉禾试镜,与许冠文相见并参演了他第一部电影《神探朱古力》。周文健走红却是因为他的生力啤酒广告,白背心、墨镜、牛仔裤,搭配林子祥的嗓音,健硕硬朗的造型深入人心,被公认是港版广告的经典。
他曾参与了不少著名港片,但大都是配角。比较牛逼的是《逃学威龙2》中的卧底警员,不但与星爷舌吻还顺手把朱茵都撬走了。1993接拍钱升玮的《七月十四》,首度担任主角,再有就是参与李修贤重案实录的几部电影令人印像稍深。2006年之后,周文健逐渐退出了娱乐圈,并娶了小16岁的内地女友,后来定居珠海开了家火锅店,表示在内地生活很好,觉得非常满足。不过2022年至今,周文健又重新接演了《风再起时》等几部新近港片。不得不再一次感叹港片确实后继无人。
方刚是本片另一个反派,幕后黑手。1948年5月6日出生,原名梁舜年,现名梁芳纲,香港无线电视及亚洲电视艺员。演舞台剧入行,中学毕业后,1968年入国泰电影公司演员训练班,“方刚”正是其训练班时所改,还曾艺名方良刚,毕业后主演过《屠龙》一片,1972年与国泰解约,淡出影坛转做服装生意。80年代期又开始在影视圈上大显身手,他以电视剧为主,参演的电影不多寥寥数部却都是成龙、周星驰、许冠文、梁朝伟这些大明星的作品。由于外形实在梦魇,那满脸的疙瘩令人作呕过目难忘,戳在那儿不用演就是活流氓恶霸,所以他的影视形像都是这类反派角色,被称为“御用奸人”。在本片中喜剧的风格限制了他凶恶的特点,虽本色出演,却远没有在电视剧中奸得让人脊背冷牙根痒那样出彩。方先生不止演戏,还参与很多幕后的制作。如比较早期的《豪门》、《银狐》都是他写的剧本。 1994年后,他却突然“失踪”了,基本不再幕前出现,“做了那么多年的影视,觉得自己快被掏空了,于是悄然出走,选择不工作到海外游历了几年。”2000年以后他将事业重心转移到内地,并转型做生意。方刚一直未婚无儿女,近年他已经退休但并没有回港,而是选择定居中山,近年还不时在社交媒体发布生活照。
有网友曾评价:其实‘香港四大恶人’只是虚名而已,大傻、李兆基、黄光亮很多时候都是搞笑,唯有何家驹可称真正的恶人,但与方刚相比,也略失色。
林聪,饰演了梁家辉警察上司。1945年出生,2021年1月31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香港著名性格演员,出生于澳门,后移居香港发展。入行以来参演近百部电影及数十部电视剧,以硬朗外形和精湛演技塑造众多经典反派角色,让人印像深刻的是在《英雄本色》、《喋血街头》、《英雄好汉》等一系列80年代著名江湖黑帮片中的表现。
张锦程、林迪安饰演了梁家辉的下属警官,开头和他一块到车站去接郑裕玲。本片是张锦程的银幕处女作,此君在影视两圈一直不温不火,让人印像较深的还是在《禁色》、《天诛地灭》、《猛鬼食人胎》这些B级制作中的一些角色,2004年与内地女演员张延结婚。
林迪安,1962年出生于香港,影视武术指导兼演员,17岁开始拍戏,基本上什么都做过,道具、摄影、制片、副导演,大部分都是在做武师,出演过八、九十年代N多港片配角,做过周润发、李连杰的替身,比较有名的是《无间道》中把黄SIR扔下楼的黑帮分子迪路。后来凭着担任《黑客帝国》和《蜘蛛侠2》这两部片的武指,让他扬名国际。
古明华也饰演了梁家辉的下属警官,古明华出生于1964年,1990年在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毕业,曾是香港话剧团的成员。和张达明是小学同班同学,并一同报考香港演艺学院,陈锦鸿、张锦程、詹瑞文等是同期。本片也是他银幕处女作,后参演了不少港片一直浮沉徘徊在二三线的角色之中,比较有名的是在《国产凌凌漆》中饰演收钱放生的内地胖军警,1993年以《旺角马场》获金像奖最佳新人提名。90年代后期至今,开始将重心转向电视剧。
陈锦鸿在片中饰演了发现逃犯的青年,饰演他女友的是林映辉,陈淑兰在片中出演了周文健女友。林蛟一众国军老友个个不凡全是神仙有曹达华、西瓜刨、雷达、白文彪、尹灵光。最后万刚身边两个老头是冯敬文、黄新,不能挨个介绍了,得出书。还有汽车吐痰的老伯是梁心。
《表姐,你好嘢!》的成功不仅在于喜剧效果,更在于它精准捕捉了90年代香港社会对回归的复杂心态。尽管带有调侃成分,但电影并未恶意丑化内地,而是以幽默方式呈现文化碰撞,成为港产喜剧的经典之作。张坚庭自己非常认同这部电影“必定是香港电影史,甚至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好重要的作品。”转眼,30多年过去了,香港早已平稳过渡,从误解到理解,回家的路虽然漫长,但方向总是对的。